首页 > 新闻中心
青蒿素研发史
发布时间:2015-11-17 浏览次数:690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抗疟药物的研发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期到1966年,为仿制抗疟药;第二个阶段是1967年到1980年,为全面开展寻找抗疟新药的研究,这个时期由仿制走向了创制;第三个阶段是1981年之后,为抗疟药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不断完善、提高和改进。在新药研发史上,当代中国最具代表的是第二个阶段的全面开展寻找抗疟新药的研究。这个阶段抗疟药的研究集中于“523任务”,其标志性成果是发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并成功地研制出了青蒿素的衍生物,此外还有其他众多的抗疟、抗蚊蝇药物等成果。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在新药研发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所得成果也不尽如人意。由此考察青蒿素研究的历史或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参照与启迪。

       什么是青蒿素?青蒿素是“523任务”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是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分离出的抗疟有效成分。由于其在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中表现出的高效、速效、低毒和与其他抗疟药物无交叉抗药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为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疟疾的首选抗疟药,同时也是青蒿素类复方的主要组成药物。有关青蒿素发现的历史已有较多研究,但对“523任务”的历史研究尚不充分,对其历史地位也没有获得全面的评价,而且对青蒿素发现的历史也还留有许多不一致的说法。在实施“523任务”的过程中,各研究单位之间,研究单位与科研人员以及研究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由此导致了后期在科研成果的分享中也出现了意见分歧。